灿爱网 > 奇闻 > 正文

​什么样的死法最浪漫?1700年前的卫玠,因为太帅被“看死”

2025-11-04 07:42 来源:灿爱网 点击:

什么样的死法最浪漫?1700年前的卫玠,因为太帅被“看死”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可谓是妇孺皆知,“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闭月”貂蝉、“羞花”杨玉环都凭借美貌占据历史的一席之地。

而与四大美女的历史命运不同,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却没有太高的知名度。在这四大美男子中,卫玠可以算得上是最倒霉的一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传说卫玠是被粉丝活活“看死”的。

图片来源网络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卫玠出身不凡,他的曾祖父是曹魏尚书卫觊,祖父是晋太保卫瓘。卫玠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卒于怀帝永嘉六年(312),年仅27岁。

要知道,同为四大美男的兰陵王活了32年,潘安活了53年,宋玉更是活了76年。按理说,卫玠这样显赫的家族吃穿不愁、应有尽有,为何他英年早逝,成为四大美男之中最短命的人呢?

卫玠从小帅气。据《晋书》记载,五岁的卫玠“风神秀异”,十一二岁的卫玠乘马车经过市集时人们都会惊呼他的美貌,以“玉人”的美称代指卫玠。

长大后的卫玠更是光彩照人。骠骑王武子是卫玠的舅舅,容貌俊朗,行为风度。即便是这样的一个帅哥见到卫玠,也不由得感叹:“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只要卫玠这样一颗温润白皙的美玉在旁边,其他美男子都感觉自惭形秽!

图片来源网络

上帝为卫玠打开了一扇门,也必然关上了一扇窗。卫玠虽然只活了27年,但他所经历的世态百相和人情冷暖却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卫玠所处的魏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南渡等历史变故先后发生,外有匈奴大军南下,内有皇室子弟内乱,政局动荡难平。

卫玠的祖父卫瓘因晋惠帝废立之事曾向司马炎谏言,为此得罪贾后而被杀,祖孙被株连者9人。时年6岁的卫玠因在医生家里治病而侥幸逃脱。

也许是这次家族之祸,卫玠从此体弱多病,常年在家中静养,这也让他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据《晋书·卫玠传》记载,亲友来访请卫玠说几句,没有不赞美感叹的,认为卫玠说到了精微之处。

当时清谈界的大家乐广、王玄、王澄等人都对卫玠这一后起之秀赞不绝口,时人有言:“诸王三子,不如卫家一儿。”由此看出,卫玠能够引起追捧,除了因其貌美,还与他一流的清谈学问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

永嘉五年(311)六月,卫玠26岁。匈奴攻破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杀晋百姓三万余人,北方陷入刀光剑影的战乱之中。这是五胡乱华的开始,北方百姓纷纷南迁。

为了延续卫家血脉,26岁的卫玠背负重任,举家南迁。据《世说新语》记载,卫玠渡江时,神色憔悴,舟车劳顿的路途让他百感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洛阳陷落后的一年之内,卫玠便客死他乡。

南下后,卫玠因美貌和学识受人尊敬,前来拜访他的人越来越多,从小体弱多病的卫玠不得不交际应酬。一次,丞相王导带卫玠去拜访名士谢琨,对于玄理的学术追求使得卫玠流连忘返,不顾自己的病体,与谢琨谈天说地,废寝忘食。

卫玠的健康越来越差,距离中国古代最浪漫的死亡越来越近。

图片来源网络

卫玠从豫章到下都,百姓都听闻他才貌双全的好名声,出门看他的人潮汹涌,像一堵堵厚墙般堵住了卫玠通行的道路。卫玠身体本就羸弱,再加上旅途劳累,最终一病不起,委顿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其实,卫玠并不是真正被人“看死”的。

个体健康的羸弱多病,对清谈的酷爱追求,家族被诛杀的下场让卫玠焦虑胆怯,魏晋时期的战乱和动荡给了卫玠太大的压力,不得不南下流亡以保家族血脉的艰辛劳顿。

温润纯洁的美貌恰逢困顿不安的魏晋时代,形成了与汉唐不同的审美。

这些因素的交互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真正杀死才貌双全、风华绝代的美男子卫玠的,是那个动荡、病态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