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爱网 > 生活 > 正文

​名校之光 |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敦品砺学 , 铸就皖西教育新辉煌

2025-08-19 02:26 来源:灿爱网 点击:

名校之光 |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敦品砺学 , 铸就皖西教育新辉煌

以天下为己任

敦品砺学

百年艰辛砥砺,百年涵英哺华。在大别山北麓、红色革命圣地六安,坐落着皖西第一所新式中学——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下文简称六安一中)。100多年来,这片红色热土见证了一所百年老校传承文明火种、培育栋梁人才的沧桑历程。

六安一中老校区校门

投身革命、挥洒热血,六安一中创立之初就承载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因此流淌在代代学子的血液中。锐意进取、放眼世界,对特色教育理念的不断探索和坚定的精英人才战略,又使这所百年老校继承了底气,焕发了朝气,增加了生气。

救亡图存 从这里踏上热血青春路

走进六安一中的校史馆,眼前立着一个醒目的白色雕像,一张稚嫩却刚毅的脸庞。“刘晓松(1978—1999),1992年进入六安一中,1995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1999年7月毕业后,在前往部队报到途中,其乘坐的列车在湖南衡阳脱轨遇险。他强忍伤痛,连续抢救57名伤员,而自己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献出了年仅21岁的宝贵生命。

刘晓松烈士雕像

1999年 ,刘晓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追授‘舍己救人的军校优秀大学生’和‘二级英模’荣誉称号,并批准为革命烈士。”这是在改革开放后,六安一中涌现的爱国奉献、勇担大任的优秀校友之一。而甘洒热血的救亡图存之路早在100多年就已经开启。

1951年春,初中班学生张骍、张慧玲等八位同学被批准参军

上世纪初,山河破碎,国弊民穷,民族处于危难之际。皖西绅士吕美彬以“兴国之要惟在人才”为初衷,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立了皖西地区第一所新式中学——六安州中学堂,成为了这所百年老校的前身,也在皖西名城种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曾在六安一中任教的进步人士邹同礽

20年代,邹同礽、胡浩川、窦克难、熊公禄等进步人士来学校教书、求学,开展革命活动,更走出了汪荣华(刘伯承元帅夫人)等革命前辈;30年代,胡苏明校长聘请共产党员经济学家狄超白、新四军干部孙逸到校演讲,宣传抗日救亡革命道理;40年代,众多一中学子为救国救民而投笔从戎;50年代,黄东泰、樊国玲等几十名同学参加抗美援朝,奉献无悔青春……校史馆诉说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热血往事。

俯瞰六安一中老校区

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后,除了刘晓松,六安一中更是涌现了“秦皇岛市捐献眼角膜第一人”的秦皇岛市副市长吴昌荣,第一位发现系外行星的华人科学家、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天文学教授葛健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风云百年 “品”与“学”砥砺同修

“敦品砺学,以天下为己任”这几个大字在六安一中的校园内随处可见。“这是我们的校训,不仅体现了学校一百多年来薪火传承的办学宗旨,也是我们今天创建校园文化和培养人才的核心价值观所在。”校长李永江把对学校的历史介绍和深厚情感浓缩在了对这十个字的解释里。

六安一中校训石

“敦”,本为厚重之意,在此引申为奋勉;“敦品”就是砥砺品德,要求全体师生把良好的品德修养作为人生发展的目标。“砺”,具有磨砺、磨练之意;“砺学”意指全体师生要修养学品,探究学问,躬身履践,日进有功。品行与学业同修,这便是百十年来,这所学校所看重的“成人+成才”的育人模式。

六安一中荣誉墙

该校2010届毕业生余云,在毕业后进入了安徽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学习深造,对她来说,母校的这十字校训是融进她一生的宝贵财富。“一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记,除了在奋战高考的日子里仍能享受轻松愉快的氛围,还有就是教会了我,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信念所在,这样在走出校园后才能朝着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努力。”余云告诉记者,六安一中就是这样一所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学校。

六安一中行政楼,是该校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被列为“六安市历史建筑”

开放包容的育人环境更容易孕育杰出的人才。多年来,该校先后有6位同学摘得安徽省高考文理科第一名“桂冠”,高考一本达线率、高分段人数、录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人数均位居全省前列。50余所“985”“211”院校授予六安一中“优质生源基地”称号,学校也位列“中国百强中学”名录中。

育人为本 教育科研绽放师生风采

《国学选粹》《青春舞步》《十年磨一剑》……六安一中的教研室内,满是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其中,学生的《寒假生活》和《暑假生活》也是由学校骨干教师精心编写,并每年修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六安一中教研组老师自编的暑假作业等校本教材

不断追求内涵式发展,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开展得有品有位。2013年4月,学校启动了六安一中“有效课堂教学”和“特色班级管理”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呵护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六安中学省市级优质课大赛获奖教师

除了校本教材和特色教研活动,六安一中的校刊校报也办得有声有色。其中,校刊《教育通讯》风采卓然,既有教育教学管理方略探讨,又有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教育教学动态呈现,集中了一中文化的深厚底蕴;校报《晨晖》的采、编、印、发均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和展示才华的平台;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定期出版心理健康辅导报纸《心灵驿站》等。

六安一中主办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

在六安一中,学生和教师都能找到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对于学生来说,成长规律就是最大的教育规律。据介绍,学校实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开设茅以升班、博雅班、精品班、国际班和竞赛辅导班等,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求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六安中学

对于师者来说,传道授业解惑是其职责所在。学校的核心目标是“育人”,而育人功能实现的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该校实施的“青蓝工程” “名师工程”“师德工程”等正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教书育人提供强劲的师资力量。

其命维新 百年老校放眼世界

今年8月,六安一中派出模拟联合国代表团前往淮北,参加安徽省第七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与合肥一六八中学、合肥三十二中、宿城一中一起被授予“最佳组织奖”,这也是与会学校的最高奖项。据悉,六安一中模拟联合国协会是皖西地区最早的也是至今唯一一所模拟联合国社团,创立于2016年。发展至今,社团已有成员一百余人,先后派出代表团前往杭州、湖州、淮北、合肥等地交流参会。今年暑假期间,该校还受邀参加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并斩获了两项荣誉,这已经成为六安一中学子走向全国、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与舞台。

六安一中学生参加安徽省第七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气质的最佳体现,也是价值底蕴的高度浓缩。“思辩阁”里,同学们唇枪舌剑,激烈辩论,考验着应变能力和思辨水平;模拟法庭上,学生们“角色扮演”,感受法律威严,弘扬司法正义;心理剧大赛中,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袒露心扉,搭建心灵的桥梁;书画校园活动中,“小画家”们用美丽可爱的图案装点校园,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安一中代表队荣获2018年六安市中小学足球比赛第一名

皋城中学秋季运动会盛大开幕

如今,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的六安一中,正以“敦品砺学”为核心,凝聚“办精品学校,育精英人才”的战略共识,实施质量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升工程,营造“净化、美化、文化”的育人环境,构建“开放包容、雅致大气、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而目前一校四区的格局,也让这所 113岁的老校开启了最前沿的现代化办学新篇章。

六安一中东校区

End

版权须知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文字: 汪婷婷

图片:高斌

(本栏目部分资料图片由六安一中提供)

编辑:吴承江

《安徽画报》开放办刊,将面向社会征集优秀文章和精美图片,期待文思敏捷、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你;期待一部相机扫天下,大美安徽尽收镜中的你;《安徽画报》等你来激扬文字,行摄江山。

投稿邮箱:ahhb2017@126.com

赐稿热线:0551-64376898

洽谈合作:13665697794

(文中图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