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爱网 > 生活 > 正文

​沪上厨艺界“八大金刚”之一,新雅粤菜馆海派粤菜名厨——姜介福

2025-08-21 16:14 来源:灿爱网 点击:

沪上厨艺界“八大金刚”之一,新雅粤菜馆海派粤菜名厨——姜介福

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新雅粤菜馆特一级厨师姜介福,运用粤帮传统名菜——葱油鲳鱼的烹制工艺,创制的“蛟龙戏珠”。推出以后,竟然威震上海烹坛,其他菜系的菜馆,也纷纷仿制移植。

20世纪80年代初的姜介福先生,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这道被中外美食名家誉为——“烹坛奇葩”的“蛟龙戏珠”,以其普通的原料,及姜介福的独特构思和手艺烹制而成,从而显示出他的不凡功底。原来,他用1.25公斤的鲜活草鱼,去鳞和内脏及肚档,留下成“棍状”的部位,将背脊剞花,弯成“s”型如蛟龙游动状,上笼蒸透,浇上葱油,再用数十枚煮熟剥壳的鹌鹑蛋权作明珠,一枚塞入“龙”嘴其余用作围边。此菜外型奇特巧妙,吃起来清淡爽口,既保持传统特色,又赋予“龙游清潭”的雅趣,难怪一经面世,就受人推崇备至。

姜介福先生——拍摄于2015年5月16日,照片出处《宴火》。

姜介福,男,1939年出生,江苏无锡人,国家高级烹饪技师,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中国烹饪大师,中华名厨,中华烹饪大使,上海市烹饪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厨艺界的“八大金刚”之一,曾任上海新雅粤菜馆副总经理、总厨师长。

1987年,上海商业局授予的——上海厨艺界“八大金刚”的八位国家级特级厨师,照片出处《上海市志》。

毕业于上海烹调专科学校,1958年进入上海新雅粤菜馆,从事烹饪工作,师承粤菜名厨杨珠福,同时受许培、殷光、萧克明等名厨熏陶,逐步形成自己的烹饪特色。

20世纪80年代初的姜介福先生,照片出处【百科】。

20世纪60年代初,以不同凡响的技艺,获上海烹饪刀工第二名;

1970年,任全国海军烹饪培训辅导教师;

1986年——1988年,在荷兰鹿特丹上海城酒家掌勺;

1991年,在粤帮传统名菜基础上改进创新的“沙拉烟鲳鱼”,获国家金鼎奖,是上海新雅粤菜馆的特色“看家菜”,其刀功独特,菜肴造型别具匠心;

1992年,获首届世界烹饪大赛团体金牌;

1993年,赴土耳其作烹饪表演;

1996年,赴西德参加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获大赛金牌奖;

2012年3月被选入《国家名厨》。

姜介福先生作品——烟鲳鱼,照片出处《海派粤菜》。

姜介福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肩负国家重任,三赴荷兰上海城酒家掌勺,为国增光,被誉为中华“烹饪大使”,并曾为国家领导人访俄全程掌勺。多年来,勤奋钻研,努力探索,创新菜肴300多款。其代表名菜有蟹肉烩鱼翅、干煎明虾、花篮虾仁、麒麟桂鱼、泰式局膏蟹、沙律银鳕鱼等,其作品以创新、大气、精致、美味而著名。2003年编著出版《上海煲、煮、炖家庭汤品》。

上海新雅粤菜馆,照片出处【百科】。

耄耋之年的姜介福,在20世纪的1958年踏进社会就来到新雅粤菜馆,当时他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认为吃油水饭社会地位低下,论手艺,也不过是“生烧熟,吃了不中毒”那样简简单单,是没有出息的活儿,因此不安于位。

后来,他仔细观察师傅们的操作,觉得这碗饭也不容易吃,无论是原物料的选择,水产、禽、畜、干货、蔬菜的初加工,刀工、挂糊、上浆和烹制及冷拼制作,每个环节都有深奥的学间。一天,他看师傅烤的乳猪,造型美观、色泽金红,活像一尊美丽的彩色雕塑。他原以为简单得只要把乳猪,放在火上烤红就好了,待听了师傅讲解,知道要讲究选择乳猪的体重、涂色的配制以及火候的掌握等。这时候,他才伸伸舌头、红红脸,觉得烹饪这门技术是够自己学的。

姜介福先生作品——七星葫芦鸭,照片出处《厨兵团》。

姜介福从此铁下心,要把厨房中一整套手艺学到手,并且从最关键的刀工学起。于是,他在当时上海滩著名的粤菜大师杨珠福的教导下,学习刀工中“披、切、剞、斩”4 大类16种刀法。他早上班、晚下班,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发“疯”似的练,切肉丝,一天竟要切25公斤,而且切得长短一律,粗细均匀。黄鱼拆骨,做到骨不带肉,肉不带骨。

功夫不负苦心人!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技术比武中,切肉丝、拆黄鱼骨和鱿鱼剞花,在上海市黄浦区名列第一,在全市也成为佼佼者。姜介福的成功,赢得了领导的器重,他就正式拜杨珠福为师,他的粤菜烹调技艺,开始登上新的台阶。

姜介福先生作品——黄油小青龙,照片出处《厨兵团》。

这时的姜介福,不仅在操作上精益求精,而且刻苦钻研烹饪理论。他对每个菜的制作,要研究各个环节的合理配置。例如,他的拿手名菜“烟鲳鱼”。他经过对鲳鱼大小、种类的对比后确定,以选用750克以上的“长林鲳鱼”为最理想;在调料的搭配上,他反复研究酱油、糖、洋葱的各种比例,最后调制成口味恰当、色泽金红的调料;其他如烟灼的火候、时间,都经过反复试验。因此,他烹制的烟鲳鱼,成为一些常客必吃的美食。侨界领袖荣毅仁每逢有海外来客,必设宴新雅粤菜馆,到新雅粤菜馆必点姜介福的烟鲳鱼。

姜介福在事业上的成就,赢得了声誉,他受新亚集团的委托,先后到荷兰鹿特丹的中荷合资企业,上海城酒家和海立芬城的私营莲花酒家掌勺,在当地引起轰动。例如,海立芬城共有中餐馆6家,姜介福到莲花酒家以后,他仗着能烹制粤、京、川、沪各帮菜肴的多能技术优势,推出华侨翘望已久的家乡名菜鱼香肉丝、麻婆豆腐、酸辣汤、红烧划水、什景冬瓜盅、蟹肉粟米羹等,使饭店的营业额月月上升。

姜介福先生,照片出处《中国名厨查询网》。

一次,一位荷兰籍客人来到莲花酒家,掏出一张他在广州白天鹅宾馆的菜单,试探性地问老板:“我在中国吃的这席菜,至今难忘,不知你们能不能做?”老板将菜单送给姜介福,他一看,满口答应,接受预定。开席的那天,当客人们吃到姜介福烹制的菠萝烤鸭片、咕咾肉、南乳白鳝、葱爆鱿鱼卷、什锦蟹斗、生爆肥肠等菜肴后,都拍案叫绝,连说:“比在白天鹅吃到的更好!”

有的客人对姜介福做的菜,简直达到入迷的地步。一对荷兰籍年轻夫妇,连续8个月,每个周末要来莲花酒家用餐,男的每次只吃带微辣的“豉椒牛肉”;女的只吃“豉汁牛肉”,别的什么也不要,姜介福建议他们调调口味,他们却笑着说:“就是这个口味好。”

20世纪80年代时期,上海新雅粤菜馆内部照片,照片出处《厨溢馨香》。

姜介福回国后又回到新雅粤菜馆,担任副经理,主管业务。他回来以后成了个大忙人,一面要总管全店业务,一面又要继续研究创新菜肴,他创新的“蛟龙戏珠”、“双味虾仁”,又大受吃客的欢迎。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己的技艺毫不保守,而是乐于向后辈传授,他先后在全国潜艇部队烹饪班连续讲课4期,多年来还接受虹口、静安等区的聘请,讲授烹饪技艺,他教授的学生有的已成名成才,有的正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掌勺。

上海厨艺界的“八大金刚”之一——姜介福先生,照片出处《上海广播电视台记实人文频道》。

姜介福高兴地说:“我愿我的手艺,把世界点缀得更美!”

声明:本文文献资料参考《厨溢馨香》、《海派粤菜》、《中国名厨查询网》,文章中影像照片都标明有出处。